2007年1月2日星期二

《汉语的美之法则 / 枕戈》[推荐]

BlogBus比其他的平台更多一份洋溢的人文书卷气息,总能在这里找到好的博客文章。在此推荐一篇难得的好文——《汉语的美之法则 / 枕戈》
结合现在开始逐渐声响的传统文化(或民族文化)的复兴之话题(参看“REVIEWCN评论中国”里的《中国文艺复兴》《中国传统文化不是洪水猛兽》),现当代我们都已经在开始严肃的思考此话题,而枕戈的这篇长文从古典汉语的美之基本法则,与现代诗歌的相互印证,条分缕析,确是自成一家之言。难得的好文,特此推荐!
摘录部分内容为引:
当我今天提出汉语的美之法则时,乃是指上个世纪初以来的白话文运动中,以白话取代文言(经典汉语)进行文学创作尤其是诗歌创作的断裂事件。在这之前,诗人是不用提出汉语写作法则的问题的,但他们自有法则可循。当我们今天提出它时,却实实在在已经丧失了汉语写作的法度,从而处于一种茫然无所依傍的境地。我们所做的是深入这个空茫无迹的汉语的空茫中,通过一次次冒险再次确立一种美之法则来。
虽然古代汉语的写作特别是诗歌写作经历了几次大的变革,乃至可以说一直处于生生变易中,但在变易中一直保持着井然有序的态势;而今天,我们的汉语写作还从来没有面临如此严重的失序状态。汉语之美何在依然无从提起和发现。从那次事件开始,我们告别了古典诗歌平平仄仄的、对偶压韵的法则,之后也有诸多诗人如闻一多提出诗歌的音乐美、建筑美和绘画美,但仅仅停留在诗歌的外观形式上,而没有深入到汉语的内部法则中去,也没有深入思考过古典汉语何以能够建立整饬外观形式的法理基础,因而依然无“法”可取。直到天才诗人海子出现后,他在诗歌创作中体现出一种崭新的美之风范,一种基于汉语法则本身的美,从而有力续接了古典诗歌的美感。同时他在他的诗学札记中思考了诸如节奏的问题:“旧语言旧诗歌中平滑起伏的节拍和歌唱性差不多已经死去了,死尸是不能出土的,问题在坟墓上的花枝和青草。新的美学和新语言、新诗的诞生不仅取决于感性的再造,还取决于意象与咏唱的合一,意象平民必须高攀上咏唱贵族。”他在这里对诗歌的歌唱性当然首先是诗歌节奏提出了要求,而且这个要求已经有力地融进了他自己的创作实践中。但作为诗人,他并未也无须对此作出法理的总结,他在创作中体现出来的美之风范是大于这种法理的要求的。夏可君老师对此作出了如下的评述:“海子诗歌写作的最大意义在于渴望建立诗歌的法则,‘王’和‘诗歌始皇帝’是这个梦想的汉语式表达。”感谢海子馈赠给我们的这个礼物——一种汉语写作的“美”之法则——藉此我们有望进入一个到来中的汉语书写和阅读的共通体中。
一、汉语法则[1]在俯仰之间
二、“活用”——汉语法则的溢出
三、古典汉语诗歌形式的嬗变
四、“意象平民必须高攀上咏唱贵族”
五、诗歌的外观形式
因为当我们谈到汉语的美之法则时,其实它是不能法则化的。我们只能进行一种敞开的审美游戏,差异化的游戏。美之为美在于它是不能定于一则的,而是差异化的从而是无比丰富的。但是,如果我们对汉语中一些特定的句式,比如汉语中一再以变化的面容出现的句型“杨柳依依”进行追根溯源的考察,对一些极富形式美感的诗歌范例——海子的诗歌只不过是符合汉语美之法则的范例之一——进行分析,或许对我们不无启示。另外,汉语中特有的对称法则,依然是有效的,现代诗歌中很多成功的范例都体现出来了。
但愿,我们在通往现代经典汉语的道路上,确实已经迈出了一步;但愿,在这个到来中的汉语书写的共通体中,我们能够准备和贡献出更多的美之作品来。
注:文章很长,不全部转载了。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文中链接阅读。
作者博客:道里书院
博客地址:http://daoli.blogbus.com/

2006年12月31日星期日

《巴别塔》——世界不是平的/feiyafei

  创世之初,普天之下人类同操一种语言。出于骄傲,人们想建一座通天之塔。上帝对人类的骄傲感到恼怒,于是使人们的语言变得互不相通,最终人类的难以沟通造成高塔的坍塌,通天梦成为泡影。
  墨西哥导演Alejandro González Iñárritu(著名的作品包括《爱情是狗娘》、《21克》)06年的新作《巴别塔》(Babel,又名“通天塔/火线交错”)很好地借用了这段隐喻,当然,该片从更广泛意义上揭示了人与人顺利沟通的不可能性。在影片中,我们看到了形形色色的场景,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沟通困难的场景:
渐行渐远的美国夫妻在摩洛哥度假为挽回感情作了徒劳地努力;
失去听力的日本女孩,即便作出了很多努力,但是还是得不到几乎任何人的理解;
墨西哥人在通过墨美边境时与对其极不信任的美国警察;
两个犯了错的摩洛哥少年及其父亲面对追捕过来荷枪实弹的警察……

  在这些场景中,冲突的双方往往无法解释或者根本没有解释的机会,尽管在影片的最后,导演给出了最不悲惨的结局,但是还有发生了一些不可避免的悲剧——而所有这些,本来完全都是可以避免的,假如……
  假如我们抛弃偏见,变得更加相互信任一些,都能够给与对方解释的机会。
  在托马斯·弗里德曼(Thomas Friedman)06年风行大陆的图书《世界是平的》中(该书曾被《纽约时报》评为2005年最重要书籍,同时荣获《金融时报》年度最佳经济图书奖),激动人心地描述了全球化如何缩小且铲平了世界。平心而论,从经济上来说,目前全球相互之间的障碍日渐消除。但是从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上来说,世界不是平的:即便语言已经不是障碍,但是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或者其他因素导致的偏见、不信任,相互之间的沟通仍然存在着太多的障碍。关于这一点,从影片中那对美国小孩在参加其墨西哥女仆儿子的婚礼上,看到残暴的杀鸡场面时迷惑、惊恐的眼睛里(典型的cultural shock),我们多少可以体会到。
  《巴别塔》采用了近年所流行的、类似《撞车》的多线叙述结构(前一段时间看韩国电影《悲伤电影》也采用了类似的结构),有人因此批评《巴别塔》过于讨巧;我倒认为一部影片最重要的是要表达的内容,至于采用何种表达方式则是次要的。 06年出的影片中,我大概有60部感兴趣,现在看的近20部中,《巴别塔》还算不错。
  BTW,我一直认为,从本质上来说,人都是孤独的,永远没有第二个人会真正理解你,从这个意义上来说,沟通的巴别塔是从来都无法建立起来的。
文章来源:芒果街的小屋

2006年12月30日星期六

[场记]《云水谣》--又一部感情至深的爱情故事/linlynn268

  终于鼓起勇气看完<云水谣>了.因为我事先就知道这是个感人的爱情故事,就因为如此,所以要确认它与众不同的,也需要一点勇气.
  看完的第一感觉是:现在所有人口中的用情专一,都是废话.看看吧!这才叫专一!
  有很多人都很憧憬拥有苦骨铭心的爱情,但往往在当今,这只能是一个梦.也就因为这个梦,也带出了很多爱情的电影题材,要突围而出的确不容易啊.我记得前些年不是很哈韩的<蓝色生死恋>系列吗?其实带出了当今人爱情梦,还有<假如爱有天意>,这部我印象也很深.看<云>时,我还想起了S.H.E的<我爱你>,在这歌的MV故事里,也发生了相类似的故事,但最令我感动的是结局部分,爱情的伟大之处是让自己爱的人得到真爱,即使她爱的不是我.
  说回<云>.我之所以认为它特别,除了因为主线的故事感人以外,还因为多了,现实插叙的部分,还特别设立了王碧云的侄女的角色--梁洛施所扮演的王晓芮.很多人认为她这角色硬插进电影里,毫无作用.反而我认为梁洛施的角色很重要.她是当下人的代表.
  对于主线的故事,一个感情至深的爱情故事,发生在过去淳朴的年代,如果没有了现代插叙的部分,就像是一个遥远而不可及的童话一样,感觉是不能发生在当今现实的世界里.可以活在当下,有谁不想拥有像故事中如此刻骨的爱情呢?而梁洛施的角色恰好是我们当代人的反映,跟我们一样,她虽然也很憧憬这样的爱情,但也很怀疑,这种爱情在现实中是否真实的.她寻找这段爱情的足迹,也代表着我们去寻找,去找出答案.
  总体来说,还是主线故事里几个主要人物感动了我.陈秋水、王碧云、王金娣、薛子路,他们都很专一.
  虽然陈秋水与王金娣最后结婚了,但他的心其实是没变的。王金娣是一个很勇敢、积极、爽朗的女孩,很理解他用情的专一,于是用她的真情感动他。其中有一幕,在秋水临去西藏前,金娣哭着劝他不要走,这是秋水一生中第二个女人哭着劝他不要走的,我想,当时的秋水也一定被感动的。金娣一个人到西藏,还改了自己的名字,勇敢地捉住自己的爱情,这点我也非常感动,我想现在已经没有这样的人了吧?!我可没这样的勇气...
  王碧云死守自己的爱情,终身不嫁,现在也许也没有了这样的人了吧?!如果我也有一份这样的爱情,我也会这样守护吗?!不知道... ...不可忽视的是王碧云身边的薛子路,虽然戏中没详细说,但应该他也为了他心中的爱,而终身不娶。他也明白她的用情专一,但他可能认为,只要我能看她一眼,待在她身边已经很幸福了。这样等爱的人,现在应该也没了吧?!我想,如果他也再勇敢地踏前一步,让王碧云被他感动而嫁给他会怎样呢,那结局会不会像<假如爱有天意>那样呢... ..我傻想的...哈哈!
  其实在现代的插叙里,梁洛施有几句对白挺经典的.一段在开头,她与姑妈的通话:"我很好,我不搞同性恋,我也不得抑郁症,我连感冒都得不上,死人躺在地下,活人也没有哪个敢惹我."她说的都是现在最流行的话题,也说出大多数人的心声--我看上去很好啊,可我的心却一直没有一个落脚的地方.还有一段在最后,陈昆仑的妻子问她为何不结婚,然后她回答:"到处都是小心眼的男人和势利眼的女人..."她的这对白,也说出了我们的心声--这样的世界,如何再找到故事中的真爱呢?是没可能的.



文章来源:芝哩芭啦

[行者]美丽人生---阿雷佐/baibaiyang

  AREZZO是个很小的镇,它远近闻名的原因是缘于意大利电影《美丽人生》曾经在此拍摄,据说这里还会定期举行古董交易市场,9月的第一个星期天还有马上长枪竞赛。
  从西耶那出发的大巴驶过了长满橄榄与葡萄的山丘,停在了AREZZO的镇外。起源于伊达拉里亚时代的这个城镇在中世纪就发展成了自治城市,14世纪的时候被佛罗伦萨共和国控制。城内到处都能看到古老历史的痕迹,充满了宁静的气氛。
  圣母玛利亚钟楼(Pieve di Santa Maria)又称“百孔塔楼”,建于1330年,它的名字来源于穿梭其中的诸多圆拱。大广场(Piazza Grande)周围都是古董店,中国的刺绣出现在其中当然也不足为奇,橱窗里的各式古董和反射出来的古老廊柱是如此的相得益彰,引得我们对着玻璃噼里啪啦一阵狂拍,摊主们到也不来干涉,安静的在一旁阅报闲聊,享受着他们的美丽人生……
  尽管上午在西耶那吃过了早餐,可是看到了路边那家始建于1857年的咖啡馆却又忍不住停下了脚步,到意大利差不多10天了,我的饮食习惯基本由原来的一天两餐渐渐发展成一天四餐,谁让意大利人都那么悠闲,让我们匆匆的脚步也不由得跟随他们渐行渐慢,想把这一路的风景都刻成手心里的一道纹章……

(注:只选取三幅摄影作品,其他更多图片请浏览作者博客。)

文章来源:窈窕疯人院

http://swallowtailbutterfly.blogbus.com/logs/2006/12/4146626.html

[书评]让恬淡弥补你的寂寞/禅茶一味

  这本书我看了较长时间,连续阅读了两遍。第一遍每天带在身上,在课堂上看在枕头边看;后一遍我花了一个整天,静静地在冬日阳光下阅读。最后一遍阅读她,才真正体会到她是如此的寂寞,的确是一个寂寞的人写的一本寂寞的书。          
  寂寞的作者
  以通常的一贯判断,多数人会认为亨利·戴维·梭罗这样的人,既然是毕业于哈佛的品学兼优的学生,应该在大城市里奔波吧?他仅二十八岁就一个人到瓦尔登湖边建造小木屋居住,过起半隐居的生活,着实让人不解。 他亲身证明了不是可能的可能,还原人类最简单的生活方式。他在书中展示了自己的简朴生活。他用28.125美元的材料自己亲手搭建房屋。人们谎称自己如此追求名利是为了基本生活的当代,这无疑是对这些人的一种鄙视。
  在他的简朴生活中,梭罗透露出依靠自己双手就能生活的道理。他在瓦尔登湖岸边的屋子里阅读着,他倾听着四周的声音,享受着寂寞孤独,他耕种也收获……在两年多的时间里,他不仅仅为自己的寂寞创造了延续地,也为寂寞的扩展和感染力增加了分量。他就是这样的一个人,一个亲身实验创造神话的人。在实验过程中,他处处流露出寂寞的姿态,而这些姿态的生长和成熟期,唯有恬淡的心境陪伴着他和他的寂寞。
  寂寞的文字
  哈丁评价说:她(《瓦尔登湖》)是简单生活的权威指南,是对大自然的真情描述,是向金钱社会的讨伐文,是传世久远的文学名著,是一部圣书。
  然而我们知道《瓦尔登湖》问世的时候是不受欢迎的,甚至是被唾弃的。在当时已经物欲横流的西方社会,《瓦尔登湖》的寂寞得不到承认和欣赏是必然的事。即使在今天她的分量被越来越多的文学家认可,在我们中国,她的待遇也如同出生的时刻那般不堪。是我们没有寂寞吗?是她的文字不够寂寞吗?都不是,是快节奏、求金钱、追名利的风气太浓厚,以至于我们太多的朋友忘记了还有一块寂寞的心灵需要安静、需要安抚。
  海子怀揣这本寂寞文字,安然地死去。
  当我在阳光下随梭罗进入他创造的意境时,我看见了清澈的湖水、宁静的小屋、雪白的冬季、和谐的农场……
  梭罗听见猫头鹰的叫声远远传来时,我回到了童年的老家:猫头鹰叫唤开始了,我就把头躲进被子,那声音很凄惨。我还看到了小松鼠,小学的某个冬天,课本上描绘小松鼠把松子藏进树洞里的故事……
  突然遇见你
  在乡村,在湖泊边,我们孤独的访客独自享受着寂寞的幸福。我是羡慕这样的幸福的,因为我总是感觉需要特别多的恬淡宁静。然而我们从小到大就是被教育要往“上”走啊往“前”看啊,在这样的声音中,我和太多人一样感觉困惑,我们迷了路,走失了方向。接受迷惑的骚扰,突然遇见寂寞的《瓦尔登湖》,这本寂寞的书把悠久的恬淡送到我们身边来。我开始勇敢地疑惑:我们每个人都必须为名为利苦苦乞求吗?甚至是不择手段吗?
  梭罗说:“我们被强迫着细致地生活,既要崇敬生活,同时还要否认变革的可能性。我们总是说,这种生活方式是唯一的。而实际上,一个圆心向外能够画出多少个半径,就有多少种生活的方式。
  我非常愿意徜徉在这种安静的文字里,在文字中寻找原始的、宁静而悠远的景致。而《瓦尔登湖》,在文字间穿透的,正是如水般温柔的恬淡。把恬淡带给读者,弥补我们的寂寞。

文章来源:雕刻时光
http://frankness.blogbus.com/logs/2006/12/4086273.html